硅鐵球廠家介紹鋼中合金元素和雜質元素的影響
硅鐵球廠家了解到鋼中合金元素和雜質元素對鋼力學性能的影響與鋼的組織狀態有密切關系。硅鐵球廠家介紹在淬火馬氏體狀態下,鋼的硬度只取決于馬氏體中的碳含量而與其合金元素無關,但是,經回火后,在給定屈服強度下鋼的塑性和韌性與鋼的成分有密切關系。
碳是不利于調質鋼沖擊韌性的元素,雜質元素磷,對沖擊韌性危害很大,凋質鋼中加入1.0%~1.5%錳后,沖擊韌性可得到改善(如果未出現回火脆性)。鉻含量從1%增加到4%對調質鋼的脆性轉變溫度無太大影響,鎳降低脆性轉變溫度,鋼中少量鉬和釩并不增大冷脆性。
奧氏體晶粒大小對淬火、回火后鋼的韌性有明顯的影響。當奧氏體晶粒細小時,才會有細小的馬氏體組織和高的韌性。鋼的晶粒粗化溫度是合金結構鋼重要的冶金質量指標之一。鋁與氮結合形成彌散的AIN粒子,可提高晶粒粗化溫度,釩、鈦、鋯、鈮提高奧氏體晶粒粗化溫度的作用比鋁明顯。為此,釩的含量應不小于0.12%,鈦、鋯、鈮的含量均應高于0.04%。
有些人認為,低溫回火脆性與鋼中微量的銻、磷、錫、砷等元素在晶界上的富集與吸附有關,硅鐵球廠家介紹添加1.5%~2.0%硅,能將發生低溫回火脆性的溫度提高100攝氏度左右。在回火加熱后緩慢冷卻條件下,在450~600攝氏度區間回火出現沖擊韌性低值,此現象稱為高溫回火脆性。鋼中的碳和合金元素通過影響雜質元素的晶界偏聚,從而對高溫回火脆性產生影響。鈦、鉻、錳、鎳等增加鋼對高溫回火脆性的敏感性,而鉬、鎢、釩等能減小敏感性,是降低高溫回火脆性的元素。